黄晓明的转型之作《戴假发的人》票房遇冷
11月16日,黄晓明主演的电影《戴假发的人》上映,首日票房仅209万元,次日更是腰斩至105万元。上映一周后,票房勉强突破400万元,而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据传高达上亿元。
“过了40岁之后,希望自己可以留下一些作品,人生走过总是要留下个脚印吧。”——黄晓明
电影剧情与角色塑造
《戴假发的人》改编自真实故事,讲述法考三度落榜的法律大专生孟中(黄晓明饰)在绝望中犯下罪行,多年后成为公益律师时,被一起少女猥亵案唤醒记忆的故事。
为了完美诠释这个角色,黄晓明付出了巨大努力:蓄起络腮胡子,并通过运动和节食在一个月内减重30斤。他回忆道:“那段时间非常难受,浑身发冷,也不开心,有点抑郁,反倒慢慢贴近了角色形象。”
票房失利的原因分析
尽管黄晓明为这部电影倾注心血,但票房表现却不尽如人意。业内人士分析,电影节奏缓慢、悬疑感不足,加上宣发启动太慢,导致许多观众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上映消息。
“影响电影票房的不一定是私人话题风波,也有电影本身的问题。”
私生活风波的影响
电影上映前后,黄晓明的私生活也成为焦点。他与女友叶珂的恋情公开后,叶珂的过往言论引发热议,甚至衍生出网络热梗“走进珂学”。
黄晓明在首映礼上为此鞠躬道歉:“内心真的很难过…我想再次跟大家说一声对不起。”然而,这些风波似乎并未对电影票房产生正面影响。
综合整理自网络